Mr.C

心怀邪念者应当觉得无上荣耀。

一些国内的萨吹(bushi)论文摘抄 2

我要吹一吹这个作者,甚至觉得这个小姐姐应该是圈里人!

69页的硕士毕业论文,本萨吹吸到天上((




(b站塔拉里截图)

[1]许倩. 安东尼奥·萨列里的歌剧《塔拉里》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

 

…让人毋庸置疑的是,安东尼奥萨列里的音乐作品中具备了我们现代研究所需要的所有特质。他的音乐不仅平易近人而且亦喜亦忧,激荡和压抑反复交叠,给人强大的情感力量,触动听众脆弱的神经,感人非常。他的音乐个性分明,以意大利的歌剧传统为基石,将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形式为楷模,好似随意将音乐摆放却可以引领我们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盛况。

 

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主要有四个:第一,研究歌剧《塔拉里》和安东尼奥萨列里的整体音乐风格。萨列里的生平,就是一部让听众了解当时欧洲歌剧流行乐坛的传奇历史。第二,安东尼奥萨列里秉承了格鲁克歌剧改革的要求,音乐服从于诗歌,歌剧中的一切表现手段,都不脱离戏剧的整体需要而存在。本文需要研究他是如何在作品中追求音乐质朴的美,如何努力避免因弦耀技巧而牺牲音乐的清晰。第三,通过对歌剧《塔拉里》中的主要人物为例进行音乐分析和戏剧分析,揭示歌剧人物的音乐形象及其戏剧性特征,并结合演员的表演来论述舞台的形象塑造。第四,本文通过分析全剧剧情的发展,对歌剧歌词的体验和戏剧进程中的语言情绪变化,来探究歌剧的历史背景以及其蕴含的真实意义。

 

理论意义

歌剧《塔拉里》感情细腻,注入了作者对整个人生的深刻感受,体现了安东尼奧萨列里自由平等的向往,有着强烈的人道主义倾向,反对坚持宫廷贵族的艺术趣味,音乐的格局很好地表现了剧中人物的鲜明性格,以及他们彼此之间互相或交错的关系。歌剧《塔拉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特点格外引人注目和耐人寻味,这部歌剧也为西方音乐史创作了许多至今仍传唱不衰的经典唱段,而歌剧《塔拉里》(也成为音乐殿堂里的瑰宝,永世传唱。

现实意义

歌剧《塔拉里》并不只是显示了文化艺术发展进程的体裁,而且还推动了新思潮的出现,强大地推动了哲学、宗教学以及促使科学发现的觉醒。歌剧《塔拉里》不仅是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的考察,也是解读“法国大革命启示录”最好的切入点。对歌剧的理论分析不仅可以促进音乐历史的发扬,给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史实借鉴和参考资料,亦可以促进艺术的审美要求的发展,丰富人类的精神活动,推动世界文化的传播和立体多元化影响。


安东尼奥萨列里生平与创作

家族背景

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萨列里的父亲住在威尼斯共和国一个叫莱尼亚戈的小镇上,他并非出身名门,而只是一位销售农产品的普通商人。他一共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次婚姻里他拥有了两个孩子,朱利亚(生于1724年)和弗朗西斯安东尼奥(生于1737年)。他的妻子伊莎贝拉于1740年去世,随后,他带着孩子们立即再婚。在这第二次婚姻里,他娶了妻子安娜玛丽亚。在1741年和1752年之间一共生下了9个孩子,这个家庭似乎每年增加一个家庭成员。而在这第二次婚姻中出生的第八个孩子,这就是我们的音乐家——安东尼奥萨列里。萨列里的父亲后来在莱尼亚戈去世,据说他是在一次旅行中与世长辞。他的孩子后来都被安置到了亲戚家。而史料仅记载知道,萨列里的一个哥哥最后留在帕多瓦,在圣弗朗西斯教堂中成为了一名僧人。萨列里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和丰厚的财富,但依然无法掩盖他的智慧和天赋,他的人生经历曲折而又富有传奇性。

童年生活

安东尼奥萨列里虽然红遍欧洲,但骨子里一直把自己当成威尼斯的公民。他的另一个哥哥是塔提尼的学生,由他负责教授萨列里小提琴和大键琴。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他得到了父亲一个富商朋友乔瓦尼莫塞尼戈的帮助得以去了威尼斯,让他的音乐技巧更进一步地提高。在威尼斯,当萨列里正巧在表演自己的作品时,他的老师把他推荐给了威尼斯的大作曲家弗洛里安加斯曼,也成为了他日后一个重要的赞助者。萨列里的天资聪慧让加斯曼惊讶不已,于是将他一同带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让萨列里住在自己家里,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为萨列里教授小提琴和各种键盘乐器,让他接受更完善的音乐熏陶和教育,这也让萨列里一直铭记于心。加斯曼是维也纳宫廷剧院的指挥,当时已是一位功成名就的音乐大师。萨列里的发展与进步,加斯曼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加斯曼倾其所能,将作曲与意大利歌剧表演的技巧,毫无保留地教给自己的这位徒弟,还让他认识了更多音乐之都的泰斗们。年轻的萨列里聪颖智慧,在维也纳便获得了元老级的意大利正歌剧脚本作家梅塔斯塔西奥的青睐,也被歌剧改革家格鲁克所认可。更甚的是他还得到了约瑟夫二世国王本人的赞许,并且给予他机会让他定期地参加私人音乐会。

 

初出茅庐

萨列里身为一名歌剧的作曲家,在1769,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维也纳,萨列里获得了约瑟夫二世音乐机构的录取,还在市民剧院代表加斯曼奏响大键琴。很巧合的是,加斯曼当时正去了意大利巡演,抽不出时间来完成新歌剧的邀约。于是,萨列里代替他创作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传世经典歌剧识字的女人》。脚本是由年轻的诗人吉奥凡尼波切利为加斯曼编写的。1770年1月10日该剧上演,标志着萨列里歌剧创作生涯的开始。超过40部歌剧都是由萨列里在1770年到1804年期间创作完成,其中大部分都是为了维也纳观众而作。同时,他也为里雅斯特、罗马、米兰和巴黎以及慕尼黑这些城市创作了不少经典作品。


安东尼奥萨列里音乐艺术创作阶段

安东尼奥萨列里曾四代在哈布斯堡皇朝中供职,掌握了维也纳所有重要音乐事务。他的足迹遍布欧洲,而他的整个艺术创作生涯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770-1778,维也纳早期

1744年,他担任了哈布斯堡的宫廷作曲家和意大利歌剧院乐队长兼作曲家继承了加斯曼衣钵。他作为宫廷乐长长达36年,也为奥地利王室奉献了50年的宝贵人生,社会地位得到了最大地提升,在欧洲赫赫有名,交往的人不仅有皇室权贵,也包括许多文化名人。在1775年以后,只要是关于维也纳的音乐生活的盛事,无不存在萨“‘列里的身影。同时这种影响也涉及到了1788年,他取代朱塞佩邦诺成为了哈布斯堡的宫廷乐长1788年到1795年萨列里还担任着由加斯曼创办的维也纳音乐艺术社团主席的位置,默默地支持着社团的工作。他还是维也纳第一所音乐学院——1817年成立的演唱学院的院长萨列里同时还是一名成功的教师,他的学生有贝多芬、舒伯特和李斯特。

由于格鲁克的改革主张,为了跟上潮流的脚步,萨列里也欣然跟随他走上歌剧的改革之路。从1771年的歌剧《阿尔米达》开始,萨列里的歌剧幵始脱离早期的老式表现形式。其实,萨列里还创作了很多没有发表于世的纯乐器作品,他这些作品风格游走于古典与华丽之间,且带着一抹狂飙运动的色彩,这些音乐悦耳的程度完全可以与歌剧相媳美。

主要作品:《L’amore innocente》; 《La fiera di venzia》; 《Il barone di Rocca antica》

第二阶段:1778-1780,意大利时期

当萨列里的艺术生涯进入到意大利时期的时候,意大利伦巴第公国的奥地利统治者刚好由约瑟夫二世的弟弟继承。萨列里的最新歌剧《重建欧洲》在1778年的斯卡拉歌剧院正式获得启用,首映礼上便获得了成功。—定程度上,这些高质量的作品能在国外获得成功,跟他与哈布斯堡王朝的密切关系有着很大的关联。而这个时期,萨列里正在为这个最好的国外演出场所工作:1778年他受托于专为米兰斯卡拉的歌剧院创作开幕歌剧;他为巴黎歌剧院创作了三部享有盛誉的作品,其中的两部大获成功。而萨列里本人和他的音乐都己遍布欧洲的许多国家。

主要作品:《La locandiera》; 《La scuola de gelosi》; 《Der rauchfangkehrer》

第三阶段:1780-1788,维也纳中期与巴黎时期

在萨列里的指导下,脚本作家达蓬特改编了博马舍的原著,直到十八世纪八十年代,他们依然继续着合作,这也是他改编的第一部歌剧脚本。之所以会突然改编意大利语的作品,是因为《塔拉里》这部作品让约瑟夫二世十分感兴趣,于是约瑟夫便有了把这部作品改编成维也纳版本的想法。1784年,一部空前绝后的歌剧《达那伊得斯姐妹》完成了,它的成功非常显著,直到1825年都是巴黎歌剧院的保留曲目,连柏辽兹都赞不绝口,而这次的成功完全是由萨列里监督制作完成的。之所以能有这个机会,是由于1782年的时候,格鲁克身体衰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创作一部巴黎歌剧院的新作,于是萨列里受到格鲁克的委约,成为格鲁克非正式的接班人,才有了这部传世名作。这部作品后来献给了玛丽安东瓦内特、当时法国的王后,约瑟夫的妹妹,一个命运十分不堪的女子。

萨列里的歌剧《烟囱工》,其实也是一部应该得到肯定的作品。或许是1782年7月16日,约瑟夫二世委约莫扎特创作的作品歌唱剧《后宫诱逃》的首演表现得无懈可击,人们似乎忽略了《烟囱工》这部作品。不过在1788年,他厚积薄发,达到另一个创作嶺峰,同样是在约瑟夫二世的委托下,他的歌剧作品《奥马斯国王阿克索尔》为弗兰茨大公和伊丽莎白公主的婚礼而上演。1805年之前,这部作品都是维也纳保留剧目,并且在欧洲各剧院持续上映,成功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宫廷授予了他乐长的身份,并且让他转变了创作风格,走进了教堂音乐的世界,开始了另一领域的创作。能得到约瑟夫任命的宫廷乐长的最高职位,首先外部因素是由于朱塞佩波诺的离世,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奥马斯国王阿克索尔》的成功上演。由此可见,萨列里的成功是由于其自身的努力拼搏而达成。

主要作品:《Semiramide》;《Les Danaides》

 

第四阶段:,1804-1825,维也纳晚期

萨列里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因为约瑟夫二世的去世,来自托斯卡纳的大公利奥波德二世成为了奧地利大公。内部流言传来传去,说是大公似乎有意剔除萨列里这个宫廷乐长职位,不过最终也只是减少了他的职责范围与实际权力。从此,萨列里不用再负责歌剧的创作和排练,可是他依然过了几年的时间才重新对作曲找回兴趣。接着的十年时间里,虽然花样繁出的作品接二连三的出现,但是风格显然和以往不再一样。1794年,在约瑟夫二世去世之后,萨列里的合同条款有所变动,他创作了《赫拉克利特和德莫克利特》等几部歌剧。那之后他不再排练和指挥,但仍为宫廷剧院创作歌剧。

萨列里1815年65岁写的《26首福利亚变奏曲》。其时,该曲主题如孤独者的自言自语,深沉、忧伤,令人想起布鲁赫大提琴曲《科尔尼德莱》。由于该曲的主纲仿佛一个孤独老者在自己与自己对话,忧伤与深沉交错夹杂。25段的变奏,短小却不失精致,音乐丰盈而又姿彩。晚年的萨列里,可以说对配器和音色的了解与把控已达到出神入化之境,如果没有勃拉姆斯的《海顿变奏曲》,根本就没有相近质量的变奏曲能与其平分秋色。在这最后的时光里,他选择了抛弃他深爱着的歌剧舞台,拋弃了那片他曾经辉煌过的天空。

教堂音乐的作曲情况同样如此。由于萨列里将自己的晚年时光都奉献给了教学,所以数字低音、作曲和教授声乐成了他的长项。舒伯特、梅耶贝尔、李斯特还有贝多芬都是他的得意门生,而且这些未来的名家们都承认创作声乐作品是他的专长。妻儿的去世并不能阻挡这位伟大音乐家坚持自己的生存态度,坚强的他依然勇敢地活着,两个女儿照顾着他,或许他是在用他的坚强为音乐而活。

1825年:在退休了一年之后,5月7日萨列里在维也纳逝世

(TBC)


希望大家一起吹吹大师 强行莫萨tag蹭下热度(。

评论(8)
热度(157)
  1. 共8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Mr.C | Powered by LOFTER